感情账户
众所周知,在银行里开个户头,皆可以储备以备不时之需。所谓感情账户,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“信赖”,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分“安全感”。 能够增加感情账户存款的,是礼貌、诚实、仁慈与信用。这使别人对我更加信赖,必要时能发挥相当作用,甚至犯错了也能用这笔储蓄来弥补。有了信赖,即使拙于言辞,也不致开罪于人,因为对方不会误解你的用以。所以信赖可以带来轻松、直接且有效的沟通。反之,粗鲁、轻蔑、威逼与失信等等,会降低感情账户的余额,到最后甚至透支,人际关系就得拉警报了。这就仿佛走在满布地雷的战场上,一言一行都步步为营。 人类最亲密的婚姻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?尽管一开始结合在互信的基础上,倘若不继续储蓄,仍有关系恶化的危险。好一点的同床异梦,勉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,各自为政。恶劣的则恶言相向、大打出手,甚至劳燕分飞。 愈是持久的关系,愈需要不断的储蓄。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,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。你是否有过这种经验,偶尔与老同学相遇,即使多年未见,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谊,毫无生疏之感,那是因为过去累积的感情仍在。但经常接触的人就必须时时投资,否则突然间发生透支,会令人措手不及。 这种情形在青春期子女身上尤其明显。亲子交谈的内容不外乎:维持整洁、用功读书、把收音机音量开小一点、别忘了倒垃圾等等,感情账户很快就会透支。 孩子一旦面临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,由于对父母极不信任,沟通的管道又不畅通,保证他决不愿征求父母的意见。纵使父母的阅历,足以提供更好的建议,他也宁可自作主张。 所以为人父母者,何不就从现在起,设法扭转颓势,对子女多表达一份关怀。比方买本他最想要的书,协助他做功课、整理内务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只顾教训、责骂。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,让他感觉父母是真心关怀,把自己当一个完整的人看待。 或许,态度突然变得亲切会启人疑窦:“老爸的目的何在,老妈想在我身上套用什么技巧?"好在只要不断付出,感情账户的存款自会增加,透支自会减少,亲子关系也会自然而然改善。这需要时间与耐心,别因指望速效而轻言退缩,更不可埋怨子女不知感恩图报,否则连过去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。
存入六中感情存款 在感情账户里,可存入六种主要存款:
一、理解别人 理解别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础。人如其面,各有所好。同一种行为,施行于某甲身上或许能增进感情,换了某乙,效果便可能完全相反。因此只有了解并真心接纳对方的好恶,才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。比方6岁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时候,为一件小事来烦你。在你看来此事或许微不足道,在他小小心灵中,却是天下第一要事。此时就得借助于习惯二,来认同旁人的观念与价值;运用习惯三,以对方的需要为优先考虑而加以配合。 我以为朋友的儿子对棒球近于痴迷,而朋友却丝毫不感兴趣。有一年暑假,他居然带着儿子看遍每支主要球队的比赛,总共花去6星期与不少钱,但对增进父子亲情的注意取辱、而无法估量。 有人问他“你真非常爱棒球吗?” 他答:“不,我只是非常爱我的孩子。” 另一位朋友是大学教授,专心致志与学术研究,对不肯用脑。只爱动手的儿子,总斥为浪费生命。可想而知,父子的关系有多么恶劣。 偶尔他也会良心发现,想要挽回孩子的心,可惜从未成功。10岁的儿子则认为,父亲时时刻刻不忘批评,把他与别人相比,却从未真正接纳他。即使父亲向他示好,也会被曲解。到后来,做父亲的简直心碎了。 幸好有一天,我跟朋友谈起“视人之事如己之事”的观念他牢记在心。回到家,就设法说服儿子,一同动手把住宅四周的围墙改建成万里长城的式样。这件大工程持续了1年半之久.他们父子终于有长期相处的经验。儿子耳濡目染,也养成与父亲一般爱动脑的习惯。不过,他俩真正的收获还在于巩固了父子真情。 一般人总习惯于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,以为自己的需要与好恶,别人也会有同感。待人处事若以此为出发点,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应,便武断地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,而不愿再付出。 所谓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表面上看来,似乎是说。己所欲便要施于人。但我认为,这句话的真谛在于——要想被别人理解,就得先理解别人。
二、注意小节 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,如疏忽礼貌,不经意的失言其实最能消耗感情账户的存款。在人际关系中,最重要的正是这些小事。 记得多年前的一天,我像往常一样,带着两个儿子出门看运动比赛,吃点心,然后赶一场电影。结果电影看到一半,4岁的小儿子西恩就睡着了。散场以后,我把他抱回车上。当晚天气很冷,我脱下外套给他盖上、掖好,然后打道回府。 回到家,把西恩送上床,我又照顾6岁的史蒂芬准备就寝。 他上床以后,我躺在他身边,父子俩聊着当晚的趣事。 平常他总是兴高采烈地忙着发表意见,那天却累得异常安静,没什么反应。我很失望,也觉得有点不对劲。突然史蒂芬偏过头去,对着墙。我翻身一看,才发现他眼中噙着泪水。我问: “怎么啦?孩子,有什么不对吗?” 他转过头来,有点不好意思地问: “爸,如果我也觉得冷,你会不会也脱下外套披在我身上?” 原来,那一晚所有的趣事都比不上这小小一个动作,他居然吃起弟弟的醋来了。 然而,这对我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,至今难忘 原来。人的内心是如此敏感、脆弱。不分男女老少,不分贫贱富贵,即使外表再坚强无情,内心仍有着细腻脆弱的情感。
三、信守承诺 守信是一大笔收入,背信则是庞大支出,代价往往超出其他任何过失。一次严重的失信使人信誉扫地,再难建立起良好的互赖关系。 因此,为人父母,我要求自己绝不轻易向子女许诺。即使不得不如此,事先一定尽量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数与状况,避免食言。惟有守信才能赢得子女的信赖,才能让子女在关键时刻听从你的意见。 当然,偶尔也会有人力无法控制的意外发生。不过就算客观环境不允许,我依然尽力实践承诺,知其不可而为了,因为我重承诺。否则我会详细说明原委,请对方让我收回承诺。
四、阐明期望 假设你与上司对该由谁来写工作鉴定有分歧,想像一下你可能遇到的麻烦吧! "我何时能拿到我的工作鉴定?”你可能这样问。 “我一直在等你带一份给我,这样我们可以就它进行谈论。”你的上司可能这样回答。“我原以为那是你的任务。” “那根本不是我的任务。你忘了吗?从一开始我就说工作中怎么做主要取决于你。” “我以为你是说我工作做得好坏主要靠我。但我甚至知道我的工作到底是什么。” 对目标的期望不明确也会影响交流,削弱信任。 “我完全照你的要求去做了,这是我的报告。” “我要的不是报告,而是解决问题。” “我以为只是把问题理清,好把它交给别人去做。” 几乎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,都源于彼此对角色与目的识不清,甚至相互冲突所致。所以,不论在办公室交代工作,或在家分配子女家务,都是愈明确愈好,以免产生误会、失望与猜忌 。 对切身相关的人,我们总会有所期待,却误以为不必明白相告 。以婚姻为例,夫妻双方都期盼对方扮演某些角色,却从不开 诚布公地讨论,有些人甚至连自己怀抱着哪些期望都不对方若不负所望,婚姻关系自然美满,反之则不然。 这种心理导致太多问题。我们总认为,关系既然如此密切, 就应有默契。殊不知,其实不然。因此,宁可慎乎始,在关系开始之初,就明确了解彼此的期待,纵使需要投入较多时间精力、却能省去日后不少麻烦,这是一种必要的储蓄。否则,单纯的误会可能一发不可收拾,阻绝了沟通的渠道。 坦诚相待有时需要相当的勇气;逃避问题,但愿船到桥头自然直,反倒来得轻松。但就长远看,慎乎始总胜过事后懊悔
五、诚恳正直 诚恳正直可赢得信任,是一项重要存款。反之,已有的建树也会因行为不检而被抹杀。一个人尽管善解人意,不忽视小节,守信,又不辜负期望;可是行为不诚恳就足以使感情账户出现赤字。 背后不道人短,是诚恳正直的最佳表现。在人后依然保持尊重之心,可以赢得在场者的信任。 假定你有与同事在背后抨击上司的习惯,一旦彼此交恶,对方难道不会怀疑,你也在他背后飞短流长吗?你在人前甜言蜜语、人后大加挞伐的习惯,他知之甚详,这种行为能增加信任吗? 如果有人向我发牢骚,对上司不满。我会告诉他,基本上我同意他的看法,但我建议一同去找主管,委婉地把问题说明白。 这么做,对方便了解,若有人在我面前批评他,我会有什么反应。 再举例来说,有些人为了争取友谊,不惜揭第三者之短:“我本来不该告诉你的,可是既然你我是好友,那……”背叛能够赢得信任吗?还是会引起戒心?这样的言行表面看来仿佛是储蓄,事实上是支出,个人的缺点因此表露无遗。有些人或许能从贬低他人那里获得金蛋——暂时的乐趣,但这样做其实是在扼杀下蛋的鹅,损害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持久乐趣。 城恳正直其实并不难做到,只要对所有人抱持相同原则,一视同仁即可。纵使起初并非人人都能接受这种作风,因为在人后闲言闲语、臧否人物,是人的通病;不同流合污,反而显得格格不入。好在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,诚恳坦荡终会赢得信任。 我儿子乔舒亚很小的时候,经常提出一些让我自省的问题。 每当我对别人反应过头,或者稍微有些不耐烦或不客气的时候 ,他总是显得非常柔弱、非常老实,天真地看着我的眼睛问: “爸爸,你爱我吗?”他或许认为我对某人违背了原则,想知道我对他会不会也违背条原则。 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。我发现,争取学生或子信赖的往往系于一人,尤其是最难缠的那一个。但若能以爱心与一贯的态度诚实对待此人,都会看在其他99人眼里。从一个特例身上,他们会知道某位师长是否值得信赖。 因此,请避免矫饰、欺骗、表里不一,做个童叟无欺的人。
六、勇于道歉 向感情银行提款时,应用于道歉。发乎至诚的歉意足以化敌为友,例如:“是我不对。” 、 “我对你不够尊重,十分抱歉。” 、 “在别人面前令你下不了台,虽然是无心之过,可是也不应该,我向你道歉。” 这种勇气并非人人具备,只有坚定自持、深感安全感的人能够做到。缺乏自信的人惟恐道歉会显得软弱,让自己受伤害,使别人得寸进尺。还不如吧过错归咎与人,反而更容易些。 有句名言说:“弱者才会残忍,只有强者懂得温柔。” 一天下午,我在家里写关于耐心问题的文章。孩子们在门厅里跑来跑去,我感觉自己的耐心正在消失。 突然,儿子戴维一边敲浴室的门,一边扯着嗓子大喊:“让我进去!让我进去!” 我冲出书房,厉声说:“戴维,你知不知道这多妨碍我?你知不知道要集中精力写东西有多么难?快回你的房间去,等规矩一些的时候再出来。”他只好垂头丧气地进了房间,关上房门。 当我转过身来时,我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。这些男孩原来是在4英尺宽的门厅里玩橄榄球。有一个孩子的嘴被撞着了,躺在地上,血流如注。我才知道戴维到浴室是为了给他取条湿毛巾,但他姐姐玛利亚正在洗澡,不让他进去。 我知道自己反应过了头,立即到戴维的房间向他道歉。 我推开门,他劈头就对我说:“我决不原谅你。” “为什么不,宝贝?说真的,我不知道你是在设法帮你的兄弟。你为什么不原谅我?” “因为你上星期也做了同样的事情。”他回答说。换句话,他是在说:“爸爸,你已经透支了,你那样说是不能解决你行为的后果的。” 由衷的歉意是正数,但习以为常就会被视为言不由衷,变成负数。一般人可以容忍错误,因为错误通常是无心之过。但动机不良,或企图文过饰非,就不会获得宽恕。
无条件的爱 无私的爱可以给人安全感与自信心,鼓励个人肯定自我,追求成长,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,没有任何牵绊,被爱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,检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。不过无条件的付出不代表软弱。我们依然有原则、有限度、有是非观念,只是无损于爱心。 有条件的爱,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,为证明自己的独立,不惜为反对而反对。其实这种行为更显现出不成熟的心理,表示你仍受制与人。前面说过,以敌人为生活重心,乃是生活在对方的阴影下。 曾经有位朋友是一所名校的校长,他为了使儿子也能挤进这所学校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。没想到儿子居然拒绝,真令为父的伤心不已。 就读名校对儿子的前途大有助益,更何况那已成为家庭传统,朋友的家人连续三代都是该校校友。可想而知,这位父亲必定想尽力挽回儿子的心意。 可是儿子却反驳,他不愿为父亲读书。在父亲心目中,进入名校比儿子更重要,这种爱是有条件的。为了维护自主,他必须反抗这种安排。 幸好,朋友最好想通了。明知孩子可能违背他的意愿,仍与妻子约定无条件放手,不论儿子做何抉择,都支持到底。即使多年心血可能白费,却也割舍得下,的确相当伟大。他们向孩子说明,一切由他决定,父母绝不干预,而且决非故作开明。 没想到,祛除了父母的压力,孩子反而切实反省;发现曾经其实也希望好好求学,于是仍决定申请朋友主持的这所学校。听到这个消息,朋友自然十分欢喜,但这个时候倒不是因为儿子最后的决定与他不谋而合。而是身为父母,当然会为子女肯上进感到欣慰,这才是无条件的爱。